时间:2022-12-06 21:50:08 | 浏览:179
文:旅行者说文史 今日头条原创首发
2022年5月9日,俄罗斯为了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将在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比俄罗斯更喜欢阅兵的国家了,据统计,自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以来,苏联和俄罗斯先后举行过二百余次声势浩大的阅兵式。#俄罗斯胜利日阅兵#
据悉,参加本次阅兵的俄罗斯受阅部队及军事装备将悉数登场,这些军事装备包括卫国战争时期的传奇T-34坦克以及俄军“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系统、“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系统、S-400防空导弹系统、“阿玛塔”主战坦克和“天王星-9”战斗机器人等现代装备。而今年的红场阅兵又恰逢俄乌冲突期间,对于普京而言,今年的“胜利日”阅兵将具有特别的意义。
苏俄的阅兵日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5月9日,一个是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11月7日。对于苏联政府而言,更注重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大阅兵,而俄罗斯政府则注重纪念二战时期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大阅兵。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伙同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兵分三路,在北方的列宁格勒、中部的莫斯科、南方的基辅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突然发动了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由于德国的突然袭击,让还没有做好战斗准备的苏军溃不成军,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等重要城市先后被德军占领。
1941年9月30日,德军根据希特勒制订的“台风计划”,从北方集团军群里调来霍普纳第四装甲集群,从南方集团军群里调来一个装甲军,补充到中央集团军群,展开了对莫斯科疯狂的进攻,战争形势对苏军极为不利。
为了挽救危局,斯大林把朱可夫从列宁格勒调回,负责莫斯科的防御,并借助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的时机,决定在11月7日举行红场大阅兵。为了保密,受检阅的部队指挥官直到11月6日晚才接到了通知。
由于在阅兵前一天,莫斯科遭到了纳粹德国大规模空袭,受阅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参加阅兵。阅兵现场也比较混乱,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不仅如此,由于当时的新闻电影制片厂已经撤离了莫斯科,而留守在莫斯科的摄影师也没有提前接到阅兵摄影任务,以至于当摄影师和录音师抵达红场时,列宁墓上的领导人已经撤离。后来,摄影师们只好在克里姆林宫临时搭建了观礼台,重新录制了斯大林的重要讲话。
这就是苏俄史上最“不堪入目”的红场大阅兵,也是最悲壮的红场大阅兵。受检阅的士兵离开红场后,便直接奔赴到了前线,打响莫斯科保卫战,击破了德军永远不会战败的神话,创造了“一个冬天里的奇迹”。
1945年初,苏军从维斯瓦河上全线出击,向德国本土展开了极为壮观的攻击,至5月9日纳粹德国签署正式无条件投降书,这个曾经由希特勒建立起来的法西斯“第三帝国”,在人民胜利的欢呼声中彻底地崩溃了。
为了庆祝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同时也为了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四周年,斯大林决定在6月24日举行一次胜利大阅兵。由于之前斯大林骑马摔伤了肩部和头部,斯大林就从前线将朱可夫调回莫斯科,由他来代替自己检阅部队。
苏联红军将纳粹军旗触到地上
这是一场堪称苏俄史上最“荣誉”的阅兵。二百多名苏联老兵倒持在战争中缴获的纳粹军旗,依次走过检阅台,最后把纳粹军旗抛在位于红场西南方的列宁墓脚下。这一举动也承袭了当年俄军将拿破仑的军旗抛在沙皇面前的传统。
1990年5月9日,苏联举行了纪念苏联卫国战争爆发45周年阅兵式,这也是苏联解体前最后一次完整地举行的胜利日大阅兵。到了第二年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46周年阅兵的时候,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刚走上检阅台,就被示威者震耳欲聋的抗议口号和铺天盖地的反对标语轰下了列宁墓。随之,戈尔巴乔夫就返回了克里姆林宫,原计划举行的红场阅兵也被迫取消。
1990年11月7日,苏联举行了纪念十月革命73周年阅兵式,这也是解体前最后一次纪念十月革命大阅兵。苏联政府克服反对派的重重干扰与阻挠后,勉强举行了当天的阅兵式,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列宁墓上发表了演讲。到了第二年纪念十月革命74周年的时候,原本计划举行的阅兵式被迫取消,莫斯科数百万群众自发在红场游行,以此纪念苏联时期最后一个十月革命胜利日。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来自中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印度、蒙古、塞尔维亚的编队作为外国方阵出现了阅兵式现场。
当中国的三军仪仗队昂头挺胸,高擎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身着新式礼宾服,迈着特别设计的威武步伐的走过红场时,现场和电视机前的中俄两国的观众沸腾了。这一刻,五星红旗指引的中国军人,成为红场上耀眼的明星。
今年,俄罗斯将再一次通过红场阅兵向全世界人民证明,那个曾经的超级大国的雄风依旧还在,那个曾经消失的战斗民族的血性未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