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场“5·9”阅兵再次唤起二战东方战场胜利记忆

时间:2022-12-06 22:06:24 | 浏览:15

5月9日,塔季亚娜手捧曾祖父谢苗·列别捷夫的照片,在哈巴罗夫斯克参加“不朽军团”游行。 受访者供图“没有人会忘记,没有人会被忘记。”家住哈巴罗夫斯克的俄罗斯女孩塔季亚娜,5月9日在朋友圈写下了这句话。俄罗斯“胜利日”当天,她佩戴“圣乔治丝带

5月9日,塔季亚娜手捧曾祖父谢苗·列别捷夫的照片,在哈巴罗夫斯克参加“不朽军团”游行。 受访者供图

“没有人会忘记,没有人会被忘记。”家住哈巴罗夫斯克的俄罗斯女孩塔季亚娜,5月9日在朋友圈写下了这句话。俄罗斯“胜利日”当天,她佩戴“圣乔治丝带”、手持二战中牺牲的曾祖父的照片,参加了哈巴罗夫斯克的“不朽军团”游行。在塔季亚娜发布的视频里,《神圣的战争》和《喀秋莎》的歌声,在望不到尽头的“不朽军团”游行队伍中反复回响。

塔季亚娜动情地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我的曾祖父和无数红军战士在卫国战争中献出了生命,我们永远怀念他们。”1941年,塔季亚娜的曾祖父谢苗·列别捷夫在布列斯特要塞之战中被德军俘虏,后遭枪杀,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1岁。

这样的回忆几乎存在于每一个俄罗斯家庭的记忆中。二战中,苏联付出了2700万人伤亡的代价,才换来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今年的胜利日讲话中也说:“在俄罗斯,没有一个家庭未曾经历过二战的灼痛。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民对伟大卫国战争的记忆将永不褪色。”

普京总统曾经指出,俄罗斯和中国在二战中是反法西斯、反军国主义的主战场。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两国并肩作战,为彼此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两国人民之间也建立起了深厚的战友情谊。诚然,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军民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与牺牲。中国前驻白俄罗斯大使于振起曾表示:“没有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反法西斯战争付出的代价也将更为惨重。”

但是,在二战胜利70多年后的今天,歪曲二战历史、否定中俄两国在二战中历史贡献和巨大牺牲的言论,却频频出现。

2020年5月8日,美国白宫对外声称,“只有美国和英国才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者”。2019年9月,欧洲议会在通过的《铭记历史对欧洲未来的重要性》决议中称,苏联与纳粹德国1939年“共同入侵波兰,从而发动了二战”。近年来,波兰方面多次质疑苏军在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战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波兰前外长谢蒂纳和乌克兰前总理亚纽采克都曾声称,“二战期间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不是苏联红军,而是乌克兰士兵”。英国《卫报》曾刊文称,中国历史教科书将“八年抗战”变为“十四年抗战”,“不过是为了刻意放大中国人的牺牲”。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磊看来,刻意解读历史或是“塑造”历史记忆,通常是被用来满足某些现实的政治需求。他说:“二战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美国通过对二战历史进行符合自身政治利益的解读,既可以维护自身霸权地位的历史合法性,也可以以此为抓手削弱俄罗斯、团结其欧洲盟友。但从俄罗斯方面看,维护二战胜利成果、保护历史的真实性,关系到其在当前东欧地区很多安全主张的合理性。这也是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地位合法性的历史来源。”此外,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席位,代表着各国在二战中的牺牲与贡献,“中国和俄罗斯在二战中的牺牲与付出不容西方世界玷污和曲解”。

历史在岁月中静默,但不意味着在岁月中沉沦。正如王磊在《被遗忘的“胜利者”》一文中所写的那样:“西方部分人可能忘记了,当年欧美各国是如何盼望着苏联出兵对抗纳粹德国军队,如何希望苏联承担更多的战争重担。但如今,他们对于俄罗斯(苏联)的贡献选择了无视。出于美日同盟关系和现实政治需要,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似乎忘记了,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是如何感谢中国战场拖住了庞大的日本军队。如今,他们对于中国的贡献却惜字如金。”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二战期间,中俄两国是盟友,也是遭受损失最大的国家。两国人民深厚的战斗情谊,书写了双边关系史上光荣而辉煌的一页。中俄两国对二战胜利的贡献应该受到尊重和铭记,不容歪曲篡改。中俄两国坚决反对一切试图歪曲二战历史、颠覆战后世界秩序、美化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不可接受,更是一种犯罪”。

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向塔季亚娜表示节日祝贺时,她回答说:“二战是我们共同的胜利,我们都没有选择遗忘。”她还表示,“历史可能会在某本教科书上、在某些人的记忆中被篡改,但在那些追求正义、追求和平的人眼中,历史永远不会失去它的底色。我们会替他们记住历史的真实面目。特别是作为战争亲历者和牺牲者的后代,忘记过去就等同于背叛。”

肯定有很多人没有选择遗忘。普京总统5月9日在红场阅兵讲话中提到,很多参加过二战的美国老兵想要来参加俄罗斯的胜利日阅兵仪式,但他们被美国当局禁止这样做。“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因你们在共同胜利中的无畏与贡献感到自豪。所有的盟军战士——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抗日战争中英勇的中国士兵和游击队员,所有为粉碎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而英勇抗争的人,都值得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本报北京5月11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祺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资讯

莫斯科红场筹备四地并入俄活动,欧盟新一轮制裁:全面禁售俄产品

俄罗斯近日可能会正式宣布将乌克兰四个俄控地区并入俄罗斯版图,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地亲俄领导人分别宣布前往莫斯科完成入俄手续。欧盟委员会谴责俄方令局势进一步升级,并宣布第八轮对俄制裁措施。莫斯科红场筹备四地并入俄活动在莫斯科红场,工人正在搭建

夜游红场,感受普京治下的莫斯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房宁】 22日傍晚5时,我们的航班降落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说是傍晚,但夜幕早已降临。恰逢冬至,这是一年里白昼最短的一天。 俄罗斯的寒冬和大雪是有名的,而我们走出机场候机楼,外面竟飘着蒙蒙细雨,雨丝拂面,一股清凉的感

莫斯科红场和二战胜利广场——俄罗斯旅游(三)

文章来自我婆婆的公众号“岁月2019”,授权本人转载如下:莫斯科红场以俄语解析:这莫斯科红场,即“美丽的广场”的意思。据介绍:莫斯科红场连同相邻的克里姆林宫,在1990年就被一起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广场的西侧是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红墙,在

红场为什么那么美?因为有它们

在莫斯科,如果只能去一个地方,那么,去红场(Красная Площадь)吧!红场,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地标,是俄罗斯历史的见证者,来到这里才意味着真正来到莫斯科。红场,曾是苏联的象征,许多苏联时期的经典画面都发生在这里。现在也是俄罗斯举行各

别那么low了,去莫斯科还只知道去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吗?

别那么low了,去莫斯科还只知道去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吗?是时候告诉你,还有些你不知道,但是值得去一下的好地方!现在就给你推荐一个莫斯科最美的皇家别苑——卡洛明斯克庄园!卡洛明斯克庄园是俄罗斯最美的庄园之一,位于首都莫斯科。卡洛明斯克庄园与伊兹

俄罗斯为啥没几个黑人?60年前黑人在红场游行时就已有了答案

1963年12月份,一群黑人学生手上举着大旗,大旗上印着“苏联是黑人的地狱”亦或者是“种族歧视”。甚至有的黑人学生会特地对着那些西方的媒体镜头愤怒地说道:我们要捍卫属于我们自己的权力,他们苏联人没有资格这样对我们。不得不说,他们的语气中充满

俄罗斯为啥没几个黑人?六十年前黑人在红场游行时就已有了答案

“停止杀害非洲人!这是歧视带来的谋杀!”1963年12月13日,莫斯科郊外发现了一具黑人的尸体,经调查这名加纳籍的留学生身上没有外伤,是醉倒后冻死在寒冷的天气里。但这个结果却不被在苏联留学的黑人学生们接受,早有积怨的他们趁此机会发起了游行,

俄罗斯红场阅兵,有关乌克兰的三个细节

撰文 | 董鑫 李岩当地时间5月9日10时,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红场阅兵。1945年6月24日,苏联首次在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的阅兵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1995年起每年5月9日举行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式。

红场阅兵|普京发表讲话:面临抉择时,保护祖国永远是神圣的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的胜利日阅兵,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7周年。1945年5月8日当地时间午夜,法西斯德国在柏林郊区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此时,苏联已是5月9日凌晨。苏联自此将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苏联解体后

1987年德国青年驾机直降红场,搞清真相后,300多苏联将帅被免职

1987年5月的一天,莫斯科偌大的红场的上空,一架小型飞机在此盘旋了数周,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之下缓缓地下降。从这架飞机上下来的,是一个青年男子,他有着高耸的鼻梁和一双海蓝色的眼睛,在现场的人群中显得十分的出挑。现场的人群中有人好像看出了一丝端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稻城亚丁游玩攻略佛山照明灯饰网瑞士旅游网王祖蓝影迷网重庆交友相亲网猴宝宝起名字苏泊尔豆浆机评测网KFC肯德基优惠网达州新闻头条网黄鹤楼酒资讯网手表腕表之家罗马旅游网海南椰子种植网崇左新闻资讯网梨子水果网
莫斯科旅游网-斯科是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综合性城市,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莫斯科中央马场、圣瓦西里教堂、俄罗斯国立图书馆、莫斯科铁路博物馆。俄罗斯也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莫斯科的红场、雄伟的克里姆林宫等景点早已是举世闻名。俄罗斯最有名的景点,有克里姆林宫、红场、贝加尔湖、冬宫、彼得大帝夏宫、喀山大教堂。
莫斯科旅游网 jiujiangyun.com ©2022-2028版权所有